本报讯 (记者 张静)北京市地震局在昨天公布,目前北京地区地震自动速报可在1、2分钟内完成。精准速报8分钟内完成,并作为向社会发布预报的依据。
据介绍,北京已建立起包括前兆台网、测震台网、强震动台网在内的现代化地震监测台网,台站密度和监测能力处于全国前列,并可通过网络接收河北、天津等周边省市的数据。
地震前兆台网主要负责地震前兆异常的监测,监测数据主要用于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分析预测使用。目前已建起38个市属数字化观测台站,有101套观测仪器;建设49个区县级地震台站,有61套观测仪器。
测震台网建设方面,目前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已建设30个测震台点。地震发生后,市地震局测震台网中心实时通过光纤等方式自动接收台站数据,并通过网络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接收河北、天津等周边省市107个数字测震台站的实时波形数据,实际处理的台站数量达到125个。
据介绍,北京地区地震自动速报可在1、2分钟内完成,正式精确速报在8分钟以内完成,地震定位精度优于3公里,烈度速报可在震后20分钟内完成。
避难场所
目前已建成达到国家要求,并经过市级验收的避难场所33个,可安置150万人。“十二五”将新建300处应急避难场。
观测站点
全市目前建有宏观观测站点86个。其中,北京动物园、大兴野生动物园都是地震部门挂牌的地震宏观观测站。
动物监测
北京市地震局已聘请知名动物专家组成顾问组,参与动物异常行为的调查,增强宏观异常监测的权威性和科学性。